業內人士::穆倫在“上汽奧迪”打太極?
上周有媒體報道說,大眾集團總裁穆倫稱,“上汽奧迪”項目將繼續。而從字面及各方信息綜合分析看,更像是穆倫在“上汽奧迪”項目上“打太極”。
從“上汽奧迪”項目浮出水面到宣布“中止”推進項目,這表明大眾集團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絕不是“沒有一絲風險”,否則推進中的項目不可能中止。相信,這個“中止”的決定應是由穆倫最后拍的板,畢竟奧迪在中國的分量太重了。
在日內瓦國際汽車展期間,穆倫就“上汽奧迪”的表態非常耐人尋味。根據《中商汽車》的報道,穆倫說:“關于奧迪經銷商的問題,作為合作伙伴該坐下來一起尋求整體解決辦法。從集團角度,現在(大眾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也在牽頭往前推進這方面的事情。希望在可預見的時間范圍內將此問題解決。”從字面可以解讀為兩層意思,一是首先解決經銷商問題;二是由海茲曼負責推進。看上去,似乎是穆倫在“上汽奧迪”問題上開始“打太極”了,或者是穆倫為“上汽奧迪”項目發展方向的調整做了個鋪陳?
根據《中商汽車》的報道,海茲曼就此問題的說法是:“大家都很重視奧迪經銷商的情況,我們在與一汽-大眾共同合作,爭取盡快能把此問題解決。一方面要關注短期的經銷商利潤提升狀況,另一方面,我們現在要與經銷商共同協商未來長期合理的經營模式,通過以上兩方面,重塑雙方的信任基礎。從長遠來看,中國的高端車、豪華車市場仍有足夠的增長潛力,在此背景下,奧迪品牌與上汽的合作,是一個長期的、著眼于未來的戰略性合作。是奧迪品牌在加強現有合作的基礎上,尋求新的合作機遇。我們現在首要關注的一點,就是要與經銷商妥善解決此問題,這是我們要做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上汽與奧迪汽車品牌的長期戰略合作,這一點是沒有變化的。只不過現在對第一步、第二步分得很清楚。”有意思的是,海茲曼并未就穆倫所說的“可預見的時間范圍”給出時間表,而考慮到海茲曼先生的年齡和可預見的退休時間,結合穆倫關于“現在海茲曼教授也在牽頭往前推進”的說法,“第二步”何時走?如何走?都存在諸多想想空間。
這里還存在一個問題,即,如果經銷商問題無解怎么辦?所謂無解,就是解決現階段經銷商虧損問題相對容易,而一旦“上汽奧迪”成立,一汽-大眾現有經銷商再度陷入虧損怎么辦?這才是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們普遍關注的核心問題。據悉,此次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陷入虧損的原因,首先是由于進口奧迪政策存在一些問題導致的。其次,新入網的奧迪經銷商,都是瞄準奧迪百萬輛而進行的前期投資,現在的虧損多是在他們預期之內的。但是,如果“上汽奧迪”成立了,銷量必然被分流,連現在盈利的經銷商都可能進入虧損狀態,何況新經銷商?因此,一聽到“上汽奧迪”項目,經銷商立刻“揭竿而起”。第三是法律問題,奧迪要建立新的合資公司,那么必須跟奧迪經銷商一起修改當年訂立的合同條款——負責銷售國產和進口的全部奧迪產品。如果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拒絕修改該條款,意味著只要“上汽奧迪”成立,奧迪就將面臨大量違約訴訟官司。換言之,如果說的經銷商問題無解,或者在“可預見的時間范圍”內無解,那么“上汽奧迪”項目是不是會從“中止”變為“終止”?從這個角度分析穆倫的表態,似乎更像是穆倫在“打太極”。
從2016年廣州車展的采訪中獲悉,在推進“上汽奧迪”項目之前,大眾集團確實做了市場分析,也有咨詢公司提供了可研分析,但當時的市場情況和今天完全不一樣。盡管說中國豪華車市場仍處于快速增長狀態,但快速增長部分未必是奧迪。從目前市場情況看,以前奧迪的快速增長,得益于奧迪比競爭對手多一款產品,或者說奧迪比對手占有更多的細分市場。而當奧迪停止布局新產品后,再加上官車市場因政策調整而丟失,奧迪增速明顯下降。這或許可以理解為,中國對奧迪的需求相對飽和,除非奧迪再恢復增加新的產品。這點,穆倫應當能夠看得清楚——這是與當年論證時不同的市場狀況。
就當前的市場格局變化趨勢看,中國豪車市場的格局正變得與國際市場越來越像。在當前格局下,一張網銷售全部奧迪產品尚且虧損,如果再上另一張網,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網絡肯定會出現新的虧損。由此可見,經銷商問題真正解決的難度,似乎已經超出了人力所能為的范疇。
從一汽-大眾的產能布局看,現有產能和正在建設的產能(大數)總共是300萬輛,其中有100萬輛是給奧迪規劃的。目前奧迪一直沒有突破60萬輛的瓶頸,如果通過增加新品達到了100萬輛的滿產,此時“上汽奧迪”再加入市場,勢必分流一部分奧迪客戶。那時,現在盈利狀況最好的一汽-大眾公司,或許因為產能過剩而轉入虧損,“上汽奧迪”也未必能夠如期收回投資成本。而這本賬絕不是穆倫所要看到的,尤其在“尾氣門”案尚未“止血”的今天,決不允許中國市場橫生任何枝節。
更糟糕的是,因為雙方都出現了產能過剩,雙方都要通過降低成本來平衡產能過剩導致的成本增加,那么奧迪品牌涵養將首先成為削減成本的項目,而奔馳、寶馬將持續對品牌進行投入。那時,與奔馳、寶馬相比,奧迪品牌將逐漸走弱,在單車成本高于競品的情況下競爭,奧迪在華耕耘多年的成果將很快付之東流。誰讓這一幕出現,誰將成為奧迪歷史上的罪人,穆倫絕不想擔任這個角色。顯然,穆倫更愿意成為大眾集團歷史上的又一位明主。
就當前中國國內政策走向而言,“去產能、調結構”仍然是中國經濟政策的主線。值得注意的是,兩會期間,關于調結構問題,有代表明確提出,在吸引外資的時候,要停止引進那些與國內現有技術重復的項目,避免出現新的結構性問題,避免出現新的產能過剩問題。穆倫先生應該知道,人民代表提出的問題,各級政府是要就如何落實給予答復的。
從“上汽奧迪”項目看,與一汽-大眾奧迪顯然是重復性的,恰是人民代表所反對的。在當前形勢下,“上汽奧迪”項目最終能否獲得審批通過,相信將成為一個明顯的問號。在此背景下,穆倫先生打打“太極拳”也很正常。
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打太極”,只能視為緩兵之計,或預示著戰略調整前的籌謀。因此,我們選擇穆倫先生為本期一周新聞人物,并將持續關注穆倫先生在“上汽奧迪”項目上的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