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新聞】未來唱響改革主旋律,奧迪高層:雙伙伴戰略穩步推進
自從1988年以來,奧迪這個來自德國豪華汽車品牌已經在華走過了整整30年的歲月。時光飛逝,對于在中國已到“而立之年”的奧迪來說,2018年則注定是不尋常的一年。
在這一年中,作為豪華品牌領軍者的它,面對著其他競爭對手的追趕,已經切身體會到了面對越來越成熟的中國市場的艱辛。同時,一系列的高層人士調整也讓奧迪感受到了來自多方的壓力。而在另一方面,隨著2025發展戰略以及新合資公司項目的逐步推進,多款全新產品的推出,對于未來奧迪也是充滿信心。
目前這個時代,對于奧迪來說是非常有挑戰,同時也是變化迅速的時代。那么,面對變化奧迪又該做出怎么的對應?日前,奧迪汽車股份公司財務、合規、中國業務董事宋寅哲(Alexander Seitz)與新任奧迪中國總裁歐陽謙(Thomas Owsianski)一起,就未來奧迪在華發展、上汽奧迪項目等外界關注的問題與媒體展開了深入交流。
未來代表中國的聲音
“目前奧迪在華大約有60余萬輛年銷售額,我們目標在接下去幾年內達到100萬輛,本地產品陣容翻倍,這也是我們為什么必須要扎根于中國的主要原因。”在專訪一開始,宋寅哲(Alexander Seitz)就向在場媒體表達了對于中國市場的熱切希望。
在今年3月舉行的2017年年報發布會上,奧迪宣布啟動了為期五年的“進取和轉型計劃”,作為奧迪突破科技2025戰略的重要支撐,該計劃共分為7大工作領域,每個領域由一名全球董事負責,而“中國”業務便是其中之一。“中國市場在體量上,利潤上,對奧迪來說都非常重要,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夠幫助奧迪在中國的發展,能夠通過加強總部的關注來加強中國的業務。”作為專門負責這一領域的全球董事,宋寅哲很高興能夠肩負起這項使命。
▲奧迪汽車股份公司財務、合規、中國業務董事宋寅哲(Alexander Seitz)
“我曾于梅賽德斯奔馳北美公司工作,在克萊斯勒待過五年,在上汽大眾工作過四年。當監事會成員問我是不是愿意接受中國業務董事的職位,我非常開心,因為這樣可以經常回到中國這片曾工作過的土地上。”同時,宋寅哲也希望通過自己未來的工作在中德雙方間建立起一座新的溝通“橋梁”。“我每一到兩個月就會飛到中國一次,面對中國媒體和消費者,我很開心。我希望能夠把更多的中國市場的聲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帶回英戈爾施塔特(奧迪總部),再體現到為中國市場提供的產品當中去。”
巧合的是,接替魏永新(Joachim Wedler)出任奧迪中國總裁的歐陽謙(Thomas Owsianski)也同樣具有在上汽大眾工作的經歷。他表示:“目前這個時代,對于奧迪來說是非常有挑戰,同時也是變化迅速的時代。能夠擔任這樣的職務,我感到非常高興,因為我知道這個職務是不會讓我感到很厭倦。”
奧迪在華更加本土化
奧迪入華30年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很重要的因素是本土化戰略。但是近幾年來,競爭對手也都在積極布局在華的本土化戰略。面對著“后來者”的緊逼,奧迪此前的本土化戰略還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優勢也成為了令人關注的問題。對此,宋寅哲認為奧迪一貫以來的戰略是本土化制造滿足本土化的需求,未來將對中國市場有比較大的改革計劃和戰略部署。
▲奧迪中國總裁歐陽謙(Thomas Owsianski)
奧迪的改革計劃具體來看,就是在人事、生產、財務、銷售、研發等各個層面加強本土化,更多和中國市場相關的職能都會從總部轉移到奧迪中國。例如在研發領域,電動車、無人駕駛、數字化、網聯化,這些研發的團隊都會更加依賴本土人才,因為這樣更接近市場更接近客戶。所有的數字化的解決方案,智能網聯數字化解決方案會更多的在國內研發,并且將來也許會應用到全球的車型上。歐陽謙解釋道:“幾乎所有全球企業都會在中國設有專門的機構來協調和管理中國市場的業務。之前在奧迪更多地在奧迪總部進行管理和協調,但是再優秀的管理人才,在一萬公里以外也很難管理當地的實際業務。”
作為奧迪品牌2025發展戰略的關鍵,奧迪中國將進一步擴充其在華研發團隊規模,并集中在自動駕駛、數字化及新能源汽車等相關領域發力。至2023年,在華研發中心的員工人數將從當前的大約280人增加到約650人,規模擴充一倍以上。
除了人員擴充外,奧迪中國還計劃在華設立高壓電池研發中心,具體負責奧迪在大眾集團內的研發工作;在北京現有研發中心的基礎上,在北京北部建立全新的研發中心;在江蘇無錫增設智能網聯及自動駕駛汽車研發及測試中心等。同時,奧迪中國近日在還獲得了北京地區L4級自動駕駛車輛測試牌照,這也是繼9月份在無錫“摘牌”后,奧迪在華獲得的第二張自動駕駛測試牌照。
“我們現在會和中國一些初創企業,還有德國的初創企業進行合作。在人才管理方面,我們越來越多的希望在本土招到人才,希望能夠把這個團隊建設起來以后,慢慢的讓更多的本土人才去代替總部的專家,這樣能夠讓這個團隊更強,更貼近中國市場,但同樣不會太失去奧迪的技術精髓,奧迪的屬性。”歐陽謙補充道。
穩步推進與上汽合作
“今年七月份奧迪買入上汽大眾1%的股份,這樣大眾集團和奧迪一起占據了上汽大眾50%股比,這展示了我們和上汽成立合資公司的初步意愿。具體今后下一步應該怎么做,目前還在討論中。”面對上汽奧迪項目,宋寅哲給出了以上的答案。在此前的媒體報道中,奧迪表示在年底前完成與上汽的合資談判,而項目當前的進度,宋寅哲表示目前并不方便透露。
在去年5月,奧迪經銷商聯會、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奧迪公司多方,根據“三亞聲明”中的訴求達成一致并簽署文件,這份“5·19協議”中明確表示上汽奧迪渠道必須在2022年1月以后才能在中國獨立銷售。“一輛車國產化需要經過3-4年的時間,未來將在上汽奧迪推出哪些車型暫不方便透露”,宋寅哲表示。雖然尚不得而知協議解凍之后,上汽奧迪會推出哪些車型,但經過中間數年的韜光養晦,預計到時會完成奧迪于國內的產品投放,會進一步豐富上汽集團在高端品牌的產品矩陣。
最近,中國開放合資公司股比限制也成為了行業熱點,在談到主要競爭對手寶馬獲得華晨寶馬75%的股比份額時,宋寅哲稱目前奧迪并沒有改變合資公司股比的計劃。未來,奧迪將與合作伙伴一汽集團攜手確保奧迪未來在中國高端汽車市場的領軍地位。今年,奧迪與一汽已達成共識,簽署了《一汽、奧迪十年商業計劃》等一系列新的商業約定計劃。雙方將共同建立兩家新公司,分別為:獨立的銷售公司,以及一家移動出行服務公司。同時,奧迪與在華合作伙伴之間還將深化合作,并拓展新的合作領域。
年內仍有機會奪銷冠
在經歷了7月在華首次奪冠后,奧迪就仿佛在單月奪冠的路上停不下來,8月以57453輛的銷量再度奪冠,9月也繼續了這一良好趨勢,以65767輛,同比增長12.5%的銷量成績持續奪冠,而該銷量也占奧迪汽車全球總銷量的47.27%,再顯中國市場這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今年1-9月,奧迪品牌銷量累計達481387輛,同比增長15.5%。與全球平均增速相比,奧迪汽車在中國的增長率比其高出7倍多。但在今年1-9月總銷量中,競爭對手奔馳依舊位于榜首,而寶馬在新能源產品上的表現也持續亮眼,9月全球交付量同比增長35%。面對如此局面,奧迪似乎并沒有過多擔心。歐陽謙解釋道:“目前我們跟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不大,所以如果到了年底,全年的表現是第一名,當然我們非常開心,但是如果不是第一名,我們也不會感到很遺憾,因為我們不想用經銷商更多的利潤空間換取銷量。”
“雖然我的背景和營銷有關,但營銷目前不是我的業務核心。”目前,歐陽謙的所帶領的奧迪中國核心也許是讓團隊更好的了解中國市場,并和合資伙伴一起把奧迪在中國打造的更加健康,更加強大,來適應未來市場的變化。因此,營銷方面的重任也就落在了奧迪汽車股份公司中國銷售業務負責人武佳碧(Gaby-Luise Wüst)女士的肩上。
▲奧迪汽車股份公司中國銷售業務負責人武佳碧(Gaby-Luise Wüst)
作為市場營銷方面的老將,曾在寶馬和英菲尼迪任職多年的武佳碧對中國市場也是十分熟悉。自今年4月接手在華銷售業務以來,奧迪的市場表現也走上了穩步提升的“快速路”。
關于未來奧迪在華產品規劃,宋寅哲透露將按照1:2的比例對電動車和傳統燃油車進行配比,如果總體市場有比較好的發展,這個數字也許會相應改變。“從新能源車的角度來說,我們會更著重于發展純電動車。而且現在很幸運的是看到豪華車的增速高于總體市場的,所以我們很有信心,按照計劃推出這些全新的產品。”
奧迪在9月18日于美國發布了旗下首款量產純電動汽車奧迪e-tron。該車型將于2019年首先以進口方式引入中國市場,2020年在一汽實現國產化。根據此前規劃,奧迪將投入至少400億歐元,在2025年推出至少20款電動車。未來奧迪的純電動車型將主要在大眾汽車MEB模塊化平臺和與保時捷聯合開發的PPE電動平臺生產,以期在2025年達到約80萬輛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的銷售目標。
武佳碧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表示:“純電動車型確實發展很迅速,而且這個市場是全新的。目前我們在中國市場已經有幾款新能源車型,在接下來12個月還會有新的新能源車型陸續在中國上市,我們有著完整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