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大潮退去方入場,奧迪e-tron新能源布局真的晚了嗎
2015年前后,由于政策的傾斜和資本的推波助瀾,中國開始了一波造車熱。以蔚來汽車為代表,威馬、小鵬等為后備部隊,中國新能源造車企業已超100家。不可否認的是,當中有不少希望通過補貼快速獲利的企業。當2019年新能源補貼退坡政策出臺后,無論何初心,所有新能源大戰的參與者均受到了影響。大潮的退去,讓造車新勢力們要與傳統車企、同行們正面硬剛,這個危機并存的時期,才是顯現車企實力的時候。
e-tron入場,示奧迪進擊
按理說,有著多年造車經驗的傳統車企本應最早順應市場潮流進軍新能源市場,但是令人費解的是,像奧迪這種豪華品牌卻晚了一大步。要知道,奧迪在探索高科技的路上一直是不遺余力的,例如行業風靡的激光大燈、虛擬座艙以及quattro技術等,無一不在汽車界掀起了陣陣浪潮。然而,在新能源這條路上,奧迪卻并沒有太激進。
今年新能源車政策補貼退坡后,奧迪才推出自家首款純電車型奧迪e-tron,也向大家宣布,奧迪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此時才入場的奧迪,是不是真的晚了呢?
純電技術,已趨于成熟
造車新勢力們著急入場的結果是什么?電動汽車頻頻自燃、車企虧損巨大、品牌口碑崩壞。這讓對新能源汽車有著極高訴求的消費者只能持幣觀望,于是,那些有著多年造車經驗和口碑的傳統車企就成了消費者們的希望。此時再看奧迪的入場,你還會覺得晚嗎?
像奧迪這種的傳統車企,與其著急入場,不如靜下心來做好產品的開發和技術的研究。對于品牌來說,產品的品質決定了一個品牌的口碑和未來,如若著急慌忙地順應潮流推出新能源產品,卻因不成熟的技術輸掉了積累多年的品牌口碑,這是很不劃算的一件事。對于消費者來說,選擇一個有著豐富造車經驗的品牌就等于選擇了一款好的產品,那些擁有核心技術的車企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其實早在數年前,奧迪就已經在電動車領域獨樹一幟,只不過當時的市場環境并不利于電動車的發展,但是奧迪R8 e-tron的橫空出世確實驚艷了世人。而今天,在大潮退去之后才入場的奧迪,帶來的這款集成了奧迪三項核心技術資產的車型——奧迪e-tron,向我們展示了什么是“厚積薄發”。
奧迪e-tron基于新平臺獨立研發,擁有電氣化技術、AI智能化科技和智能體驗三大技術資產。
電氣化方面,奧迪e-tron在高壓蓄電方面有著強大的儲能能力,還在安全和充電技術方面做到了行業領先,搭載的鋰離子蓄電池能量密度高達135.37Wh/kg,支持150kW超級快充,續航里程470km;智能化方面,10.1英寸和8.6英寸的MINI觸控雙屏提供類似智能手機操作邏輯的多媒體控制系統,并且帶有觸覺和聲覺的反饋;智能化體驗方面,用戶能通過APP實現導航、充電、支付、搜索等20余個功能,還可遙控和監控e-tron的充電過程以及設置空調溫度。
看過奧迪e-tron我們發現,這款被寄予厚望的車果然不負眾望,滿身黑科技的它確實很“奧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用在它的出場很合適。
后起之秀,藏競爭利器
了解了入場晚的原因,我們再來看借奧迪e-tron進擊新能源市場的奧迪如何憑借一款產品與“新秀們”和同行們競爭。
首先,技術積累。前面我們談到了,奧迪雖然來得晚,但是它對于純電汽車的研究并不晚。到如今,它的技術發展已經是行業標桿,在這技術為王的時代,當然是奧迪這種“厚積薄發”的力量有望重拾消費者信心,在新能源市場攪一攪“局”。反觀造車新勢力們,在技術上的積累卻十分“可憐”,它們著急入場想要彎道超車,最終或許會落個“翻車”的下場。
其次,品質要求。一輛車不僅動力要強,舒適性、安全性、智能化等方面更要強。傳統車企在造車方面除了擁有數量驚人的核心技術資產,更有對產品品質的嚴格把控和追求,這就讓它們在汽車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有了豐富的經驗,能做到精準的把控,而這些都需要長期穩定的工業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獲得的。
最后,品牌積淀。整車行業是一個需要燒錢百億,歷經至少十年才能鑒定是否成功的一個行業。像以寶馬、奔馳、奧迪為首的豪華品牌,以及以長城、吉利、比亞迪為首的國產陣容,哪一個不是在造車這條路上摸爬滾打了數十年之久,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汽車不是快消品,品牌的口碑積累對產品的銷量至關重要。就如大眾、豐田等車企即便偶有質量問題而產生負面影響,也無法撼動品牌整體的銷量和影響力。
但是造車新勢力們就不同了,就如小鵬汽車一例“斷軸門”就讓企業飽受輿論之爭,蔚來“自燃”事件更是為整個新能源行業蒙上一層陰影。由此可見,根基尚淺的它們缺少了技術和產品品質的積淀,一遇到風吹雨打便可能面臨“大廈將傾”的危機。
總結
汽車行業和互聯網行業不一樣,并不是誰抓住先機就能獲得成功,也不是“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從奧迪e-tron的入場我們能看到,傳統主機廠依舊在順應市場潮流向上發展,并且有后發制人的優勢;而造車新勢力們根基尚淺,在尚未接受市場完整檢驗的時候就談“超車”為時過早。補貼退坡后,傳統主機廠與造車新勢力將同臺競技,誰勝誰負,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