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試駕】電動車也可以很硬核,奧迪e-tron長白山雪地撒野記
每年一月開年之際,都是眾多滑雪愛好者的黃金時節,像長白山這樣的滑雪勝地雖然已經零下20度,但卻迎來了每年最熱鬧的季節,看著山上一條條幾乎要有45°的坡道不禁感嘆,長白山的滑雪場真的高手才敢挑戰的王者戰場。
不過,我們這次來到長白山并不是為了滑雪,而是要與另外一名“高手”在這里共同完成一系列的極限挑戰,而這位高手就是奧迪的首款純電動車——e-tron。
眾所周知,低溫是電動車的“天敵”,而長白山的-20℃的氣溫對于奧迪e-tron來說絕對是非常嚴峻的考驗,我們要在這一天的時間里開著e-tron完成超過50公里的林海雪原穿越,在這里,我們將測試奧迪e-tron作為一輛電動車在極端寒冷環境下的各方面綜合表現以及這款車的四驅系統和舒適性能否與一輛燃油四驅車表現出同等的性能。
在開始這次穿越之旅前,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奧迪e-tron這款頗有旗艦意味的電動車。
在外觀方面,奧迪e-tron最令人欣慰的一點就是,它并沒有與任何一輛奧迪燃油車有著非常相近的設計,這就避免了人們將e-tron稱為“電動版XXX”的尷尬,而這也表現出了奧迪對于e-tron的誠意和重視。
如果非要在e-tron身上找到奧迪哪款車的影子,那它可能更像是一輛小號的Q8。
但從實際乘坐體驗來看,后排空間其實是小于Q5L的。
而這些百葉片在平時是處于關閉狀態,當動力系統需要散熱時,百葉片會自動打開,然后通過百葉片的旋轉調整進氣量,提升散熱性能,原理與燃油車上的主動進氣格柵相似。
此外,當液壓車輪制動器處于高負載狀態時,可調節的冷空氣進氣口打開,并釋放出兩個管道,將冷卻空氣引入前輪拱至制動器。
除了主動式進氣格柵,e-tron車頭的另外一個重點當然就是車燈了。
在矩陣式LED大燈的下邊緣,日間行車燈的四個縱向條桿則構成了e-tron特有的標志。
其實e-tron的車廂與A6L、A7并無大異,最大的不同在于電動車的專屬換擋桿,這是一個此前在奧迪車型上從未出現過的造型。
e-tron設置了boost超頻模式,該模式可維持8秒左右,驅動系統能夠產生300kW的輸出功率和664Nm的峰值扭矩。在這種情況下,e-tron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僅需5.7秒。
在此次的雪地穿越中,我們駕駛e-tron共行駛了約50公里,這段路程雖然不像專業越野場地那樣有著各種各樣的極端路面,但全程起伏較大且被積雪完全覆蓋的路況對于車輛動力、四驅系統和抓地力等各方面性能進行了全方位的測試。
雖然e-tron是一款電動車,但在四驅系統和其它駕駛配置上都有達到了頂級水平。
首先,e-tron所使用的quatrro電動四驅系統高度還原了燃油車quatrro系統的駕駛感受和工作模式。在正常路況下,e-tron主要以后驅為主,而當車輛需要更多動力或脫困時就會切換至四驅模式,由前后電機共同驅動車輛。此時,電動四驅會通過實時監測主動控制分配車輪扭矩,相比機械四驅系統,電對電的反應和傳動速度都會更加迅速。
而在積雪較厚的路面上,e-tron的電動四驅在絕大多數時間里都會以四驅形式工作,保證每個車輪有足夠的動力,這也將車輪和空轉的次數大大降低,而在有限的幾次因積雪過厚導致的側滑中,電子差速鎖可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全新的牽引控制系統也能提升了車輛的抓地性能與穩定性,駕駛員只需小幅度地調整方向就可以輕松把車控制在既定行駛路線中。
此外,e-tron還配備了7種駕駛模式,包括自動、舒適、動感、高效、個性化、全路況和越野。而隨著駕駛模式的切換,帶可控減震器的空氣懸掛也會相應的改變高度,氣動彈簧根據駕駛速度和駕駛員偏好,針對路況可進行單獨調節,行駛高度從基礎設置的172mm可最大改變76mm。在高速公路上快速移動時,車身可最多下降26mm,從而提升穩定性和空氣動力。
作為一款電動車的標配,奧迪自然不會忘記給e-tron搭載一套全新的能量回收系統,官方介紹稱該系統對e-tron的續航能力貢獻高達30%。行駛中,e-tron可通過兩種方式回收能量:一是駕駛者松開電門后靠滑行回收能量,二是駕駛者踩剎車時通過制動回收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e-tron的前后五連桿式獨立懸架在濾震方面有著非常優異的表現,在崎嶇不平的雪地中,無論前排還是后排都并沒有感受到非常突兀的彈跳,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這次穿越是一次乘客玩手機不暈車甚至可以睡覺的雪地穿越。
雖然這一次與e-tron的接觸比較短暫,50公里的穿越路程也無法準確測試出車輛在寒冷天氣下的續航能力,可即便如此,e-tron在四驅能力和行駛質感上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依舊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一款電動車能夠具備如此強的冰雪路面處理能力,這顛覆了以往對于電動車只適合城市駕駛的認知,證明了電動車也可以像一輛燃油越野車一樣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