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新聞】奧迪堅守的「科技感」,在下一個十年將會是什么樣?
一直以來,奧迪的廣告語都是「突破科技,啟迪未來」。
但當科技逐漸成為汽車的標配,科技產業和汽車產業密不可分的時代,這句 Slogan 對奧迪來說還意味著什么?
「它并不意味著增加汽車功率,在賽道上跑一圈快十分之一秒,而是關系到對于客戶的可持續價值。首先要實現電動化,第二件事是始終保持聯系,我們必須與消費者真正聯系起來。」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市場和銷售董事賀熙曼(Hildegard Wortmann)在 CES 2020 上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市場和銷售董事賀熙曼(Hildegard Wortmann)
這些轉變對于奧迪來說并不容易,而每年的 CES 也成為了奧迪去重新定義這句 Slogan 的新舞臺。
忘了從哪一年開始,美國 CES 消費電子展被人們稱作了「新車展」。
越來越多的車企來這里秀肌肉,這里無關車型、無關價格效率,這里有的是對科技與技術的向往,有的是車企們對未來判斷力的比拼。
一向嚴謹的汽車企業少有的在這里放下了枷鎖,盡情展示自己對于技術與未來的想像力。
這個想像力并不是無邊無際。因為汽車這個「嚴謹」的硬件產品的迭代周期限制,成熟的老牌車企都有一項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預研,去定義下一個五年、甚至十年的產品。
所以在 CES 上,車企們透露著自己對于下一個十年汽車產業科技趨勢的判斷,不僅是秀肌肉,也同樣是為這些預研技術做更多的驗證和探索。
在 CES 2020 上,作為眾多老牌車企中科技標簽最濃重的一位,奧迪做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展現。
奧迪 CES 展臺
它帶來了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 AI:ME 的真實體驗,它不再是讓你枯燥的體驗這位「老司機」的駕駛技術,而是帶你感受自動駕駛實現之后的世界,一個新的「第三生活空間」究竟是什么樣的?
而對于車內的交互與體驗打造,奧迪似乎對現有市面上逐漸趨同的交互設計并不滿意,奧迪帶來了更多的車內人機交互的設計展示,甚至精雕細琢到了很多小細節之上。
這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太一樣的「科技」奧迪。
自動駕駛之后?
「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 18-24 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 18-24 個月翻一倍以上。」
1965 年,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在準備一個關于計算機存儲器發展趨勢的報告時,發現了這個迷人的「摩爾定律」。
他給我們了一把丈量未來的尺子。「摩爾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這樣的趨勢也一直延續至今,且仍不同尋常地準確。但更重要的是它并不是一個自然法則或者物理規律,而是一種理性的觀測或推測未來的手段或者方式。
將這把尺子放在汽車產業。五年后,甚至十年后,我們能夠看到自動駕駛領域的芯片的算力大幅提升:即便按照特斯拉目前自動駕駛 Autopilot 的 FSD 芯片總算力 144TOPS 為基礎,按照摩爾定律推算,五年后車載芯片的算力至少能夠達到 500 TOPS,十年后是 2000 TOPS,更重要的是它還是成本不變的情況下。
通過類似的數據推算,我們能夠更清晰的看到那個可見的未來。
但從終局往回看,當自動駕駛來臨,當這么多算力被加載在汽車之內,我們的汽車又會如何被改變?
奧迪 AI:ME 概念車
奧迪的回答是「它想您所想,知您所需。」
為此,奧迪在 CES 周邊包下一個頂層停車場,讓自動駕駛汽車 AI:ME 在其中提供真實體驗,只是它不再是讓你枯燥的體驗這位「老司機」的駕駛技術,而是帶你感受自動駕駛實現之后的世界,一個新的「第三生活空間」究竟是什么樣的?
眼球追蹤技術讓乘客與車輛的「交流」更隨心所欲,利用眼球移動,可以在車內選擇訂購的食物種類。同時,即便是當自動駕駛汽車也遇到堵車的時候,車內的 VR 眼鏡可讓乘客體驗虛擬飛行,虛擬場景與車輛移動實時匹配,讓乘客減輕對于擁堵和狹小空間的「焦慮感」。
乘客在車內體驗 VR 眼鏡虛擬飛行
奧迪科技的「按需設計」
「在技術如此重要的時代,確保這些技術與人們息息相關變得尤為重要。」賀熙曼說。
在今年 CES 展上,奧迪除了展示接近量產的奧迪 Q4 e-tron 概念車,以及擁有數字矩陣式 LED 前大燈的奧迪 e-tron Sportback、奧迪 AI:ME 概念車等。奧迪開始更注重車內的交互體驗。
接近量產的奧迪 Q4 e-tron 概念車
一個思考非常深入的小細節是,在目前的奧迪新一代交互系統中,奧迪在觸控操作中加入了振動反饋,而且同時,奧迪利用振動反饋做了觸控操作的「二次確認」,簡單來說,在手機上,我們在要拖動列表或者 APP 時的第一下接觸,往往會誤觸為「點按操作」,而這一點在顛簸的汽車上尤為明顯,所以奧迪默認第一下手指接觸屏幕的時候不做選擇,直到滑到需要選擇的按鈕時,需要用力按,像真正的物理反饋一樣。有振動二次確認后,才能確認點擊。
奧迪擁有觸控反饋的交互系統
這一個小小的優化設計,其實也側面保證了目前的行車安全。
在顯示技術之上,奧迪展示了兩個不同以往的屏幕顯示概念:寬闊視野和按需服務。
寬闊視野是通過 3D 混合現實抬頭顯示系統,導航箭頭將精準指向路線盡頭目的地所在之處。這項新技術由奧迪與三星合作開發,其原理與 3D 電視一樣,所有圖像都產生兩個影像: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將分離顯示。對于駕駛者來說,3D 混合現實抬頭顯示出現的圖像將懸浮于 8-10 米的遠處,通過智能再現,視距可增加至 70 米以上。其精妙之處在于,習慣于看遠景的眼睛不必重新聚焦視線。
奧迪 3D 混合現實抬頭顯示系統
另一個亮點是按需出現的透明屏幕:屏幕高 15 厘米,寬 122 厘米,部分嵌入儀表板。屏幕分為兩層:透明 OLED 顯示屏和深黑色陰影層。這個概念展示的是,不需要顯示信息時,屏幕將始終保持透明狀態。透明的屏幕還能夠呈現玻璃質感,還原更好視野。
奧迪按需出現的透明屏幕
一輛汽車能自我思考,并且善解人意?「奧迪智能體驗」讓汽車可對客戶及其習慣進行學習,應用智能功能及人工智能,提高舒適度和幸福感。而在這背后,奧迪提供了一流的網絡連接技術。同時,隨著奧迪 A4 的更新換代,奧迪引入了全新的模塊化信息娛樂平臺配置:全新第三代模塊化信息娛樂平臺(簡稱 MIB 3)是關鍵因素,其主處理器的運行速度比 MIB 2 快十倍。「卡頓」和「加載慢」將不再是車載系統的通病,其中路線規劃和交通預測也有了巨大的突破。
而作為「燈廠」,奧迪這次將照明技術的創新放在了車內。奧迪「以人為本的照明技術(Human-Centric Lighting)」項目展示了不同用途的燈光顏色如何影響車主的主觀感受,助力乘客集中注意力。當駕駛者感到疲勞時,特殊的燈光,如具有刺激作用的藍光和冷色調的白光將使該情況得到緩解。
用戶體驗奧迪「以人為本的照明技術(Human-Centric Lighting)」項目
而在車外,外部照明設計也是「按需設計」項目的一部分,下一代扁平 OLED 單元讓外部燈管更具動感活力。數字 OLED 新技術的采用,使得定制化尾燈設計成為可能。
奧迪數字 OLED 新技術
我們看到奧迪在這屆 CES 上展示了更多曾經看似「細微」的交互設計、車內設計、互聯設計等等,而在采訪中奧迪車聯網和車載娛樂負責人 Andreas Reich 也透露明年會上市基于安卓系統的全新一代奧迪 connect 互聯科技。「而這一靈感正是來自于中國。」他說。
奧迪車聯網和車載娛樂負責人 Andreas Reich
「未來我們會把更多 UI(用戶界面)設計放在中國,會有很多中國年輕設計師參與到設計之中。」奧迪汽車股份公司用戶體驗和用戶界面負責人 Ivo Muth 說。
中國也成為了奧迪在科技探索上的一塊新的創新大本營,「沒有哪一種技術可以適用于全球。對于我們來說,「在中國,為中國」的開發尤為重要。」賀熙曼也強調說。
顯然,奧迪已經在探索對下一個時代的「科技感」塑造。但在這樣一個跨越技術周期的漫長過程中,奧迪正在始終堅守自己的那一份「科技感」。「現在我們必須重塑自我,進一步前進,去重新定義奧迪的核心價值觀是什么。顯然,我們必須重新定位品牌,給品牌重新賦予魅力。」賀熙曼說。